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红红火火过大年

    信息发布者:师丙孝
    2021-02-13 10:22:21    来源:人文商都   转载
    作者 | 朱冬梅


    “ 过大年,响大炮。爷爷把挟奶奶尿,奶奶尿得刷刷刷,爷爷笑得哈哈哈”,爆竹声声伴随着着这首童谣把我带回了美好的童年。那会儿是在八十年代的后期,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比过去好多了。每年的这个时侯,姥姥家的年猪早在冬至时就杀了,肉放在院外的肉屯子里。那时侯我们这些小孩子是天天扳着手指盼着过大年,因为只有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,还能吃到平常难以见到的好东西。


    图片


    刚进腊月的第一个节日是腊八节。记得每年的初七的上午,姥爷都会到河里创些大冰块回来。分别立在大门口,厕所门口还有花池上。等到晚上姥姥会给我们熬红红的腊八粥,等到第二天天还没亮了,她就喊我们起来吃了。说是起晚了就得红眼病了。我记得又甜又粘的腊八粥特别好吃。等到天亮以后,姥爷会端一碗腊八粥给咋天弄回来的冰块上都抹上腊八粥。还给家里养的牲口也吃点儿。姥姥还会在初七晚上拿个茶缸子,里面放的糖精水给我们冻冰块吃,我记得大人常说:“腊八吃冰,不会肚痛”。


    等到腊月二十以后,大人们就忙开了。擦山鱼子、压粉条子、炸麻花,麻叶,伞子,弄胡箩卜馅,煮豆馅,蒸豆包,还有蒸馍馍。闲房的几个笸箩、大瓷盆还有大铝盆里都装的满满当当,孩子们可以放开肚子吃了。最主要还是老家的天气冷,天然大冰柜放几个月也不会坏掉,一直吃到来年的三四月,这正体现了北方人粗犷的性格。



    姥姥买的过年的糖块、瓜子、花生、柿饼还有黑枣都在大红柜里锁得了。因为买的少,要不束管住点儿,到过年时早就被孩子们吃光了。乘姥姥出去串门儿的机会,三姨让我爬在窗户上望风的,她和四姨找了根铁棍把柜划子撬开了。偷拿了一小部分好吃的,三姨再把柜划子钉上去。我们仨人分开不大会儿就把它吃光了。因为柜划子以前就撬过一次,所以也没被姥姥发现了。三姨怕我说漏了嘴,特意吓唬我:“你要是告给你姥姥了,我不仅会揍你,而且再也不给你分好吃的”。当然了,后面的那句话此前面那句管用多了。我一直守口如瓶,从来也没敢告诉姥姥。


    到了腊月二十二,姥姥会给我们买上几块麻糖,咬一口甜甜的、粘粘的还脆脆的。可我们不舍得咬着吃,像狗娃子一样,舔着吃了。那天晚上,姥姥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。然后把麻糖拿出来放在锅头上供灶神爷。她告诉我们:每年这一天,灶神爷会去天上王皇大帝那儿上报一家人的情况。人们怕他会去说坏话,所以给他吃麻糖把嘴巴给粘住了。玉帝问啥他也只能点头答应了,玉帝认为凡人都很乖,挺听话。他心情好了,明年就能让人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了。


    图片


    灶神爷己经上了天,姥姥就开始打扫家了。首先把被子和炕上铺的油布都卷起来放在院里的花池子上。先把屋里先扫一遍,再用清水刷一遍墙。然后再拿白土水刷两三遍,屋里立马就变得很亮堂了。剩下的白土水,姥姥会用它刷柜边的地面刷一圈。屋里都是清香的白土味,看着干净又舒服。姥爷把买好的年画拿出来,贴在墙上很好看。我记得人们家大多数都是贴的毛主席的像。把家收拾好了以后,姥姥就开始泡豆子生豆芽,七八天就长成了,正好也到了年根底了。  


    第二天,姥爷拿上自家种的黄豆去村里的豆付坊换豆付,也就是给人家点儿加工费也用不了几个钱儿。换回来两桶豆腐,姥姥把它上锅蒸了切成小块做油炸豆腐,还有冻在闲房,做成冻豆腐。冻豆腐和肉一起熬莱特别好吃。还有把秋天晒的豆角丝子和干白菜也用开水操好,准备过年来用。   这几天村里来了卖炮的了,那会儿的人们都没钱,我记得是拿麦子换了。 


    图片


    腊月二十六七,我家就开始张罗写对联了,那时村里人没有买对联的,都化几毛钱买上几张红纸,请村里的老师,也就是我的五舅姥爷(姥姥的弟弟)到家里来写对联。炕上摆上八仙桌,五舅姥爷把红纸折上印儿,我们小孩子负责拿剪子和小刀往开拆。那时全村人的对联都由他负责,五舅姥爷也乐在其中。我记得他的字写的特别好,跟书上的字一模一样。什么寿比南山不老松,福如东海长流水。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,横批忘了…等等。看着人家那自豪劲,我心想:自己多会儿也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啊!可到了现在都五十岁的人了,也没有学会。我记得有一年,村里有一对不识字的老夫妻把“牛羊满圈”贴到家门上了,成了全村人的笑谈。


    到了除夕那天,姥姥早早起来就给我们做早饭,早饭是大米饭熬肉汤子。我那会儿也就是十多岁,我提醒姥姥说肉汤弄少了。姥姥说:“不少,可多了你赶紧吃吧!吃完玩去。"我还是说:“肯定不够,我咋看肉汤子也不多”。这时姥姥生气了,开始数落我:“大过年的,人家忌讳说不够了。你这还没完了?都给你吃够不够”。我这才明白了,忍不住笑了。直到现在,一到过年就想起来这件事了。


    吃罢早饭,姥爷拿镐头把肉屯子掀起来,把猪头、猪蹄、猪排骨、还有冬天杀的鸡都统统地拿出来,姥爷把猪头、猪蹄上的毛用火燎干净了,再把它扒开洗干净了。放点儿调料就在大锅里煮上了。不大一会儿,肉香味充满了整个屋子。到了早上十来点外边暖和点了,姥爷就开始贴春联。我们在边上给看看贴的正不正,是高了还是低了,还有递一递浆糊了,连羊圈、马圈也都贴上了春联。我们再把姥姥剪的各式各样的窗花贴在窗户上。看着整个院子充满了生机。还增添了节日的气氛。我们一伙小孩在院里跑来跑去,玩得十分开心。


    图片


    姥姥他们下午就开始张罗包饺子,饺子里边都会放一个钢蹦儿,谁要是吃到了,明年一年都会交好运的。到了晚上饺子也包好了,摆满了排子和案板。连大年初一的都包出来了。猪头肉和猪蹄子还有鸡肉都煮好了。姥姥也炒了几个菜,那会儿可没有新鲜蔬菜,无非就是豆芽,豆腐。当然了也有海鲜,它就是海带了。连一条鱼也没有。那我们的年夜饭也够丰盛的了。姥爷坐在炕头的正面给我们扒猪头肉,我们几个孩子围坐在他的边上,叽叽喳喳的,你要吃猪舌头了,她要吃猪鼻子的脆骨了,还有要啃猪蹄蹄了。你争我抢,屋里面特别热闹,很有起落。女孩子们饭量也小。我们不大会儿吃就饱了。虽然也想往出吃饺子里的钢蹦,可实在吃不下去了。然后穿上新花祆、新裤子、新鞋、装上糖块、瓜子、花生,就心红的出去得瑟去了。那会儿还没有电视机了,我们也不嫌冷,在外头提迷藏玩了一晚上。只到听到放炮声知道要接神了,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。


    图片


    接神是一项很隆重的仪式,从姥爷严肃的表情就能看出来。还没到午夜十二点了,人们都着急的开始放鞭炮了,商都县城的鞭炮响得时间最长还最好看。他们还放礼花了,村里人可买不起。我们爬在窗台上看着城里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,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。只见姥爷在当院抱了一大堆树枝还有柴禾,准备要轮旺火。他还准备了几张黄纸、一碗麻油、还有几个印着红点点的小馍馍。姥爷拿火柴把柴火点着了,不大一会儿,火光冲天,鞭炮齐鸣,空气中充满了鞭仗味儿。我觉得这就是年味儿。多么红火热闹的场景啊!姥爷把麻油倒在旺火里,寓言是来年更旺吧!放完鞭炮,姥爷每人分给我们一个烤完火的小馍馍,让我们吃。可晚上吃了那么多好东西,谁还想吃它呀?可姥爷严肃地说:“不行,那怕咬一口也得吃了”。我们只好每人咬了一小口就进家了。这时姥姥把炕上和地下打扫得干干净净,同时严肃地告诉我们:“从现在起到初一上午,不能揭柜,不能往地上洒水,也不能扫地,更不能吵架”等等。我们早就困得不行了,倒头就睡着了。


    图片


    睡到第二天上午八九点钟,姥姥早把饭做好了,催我们起床。还给我们每人几毛钱压岁钱。我们高兴地一个高子蹦起来,麻溜地穿上了衣服。外头早己响起了炮声,姥姥让我们赶紧吃饭,早饭还是饺子,剩肉剩菜。我们胡乱地吃了点儿,就忙的跑出去迎喜神去了。喜神今年在东、南、西、北的哪一面,每年都是由五舅姥爷决定的。我猜他大概有易经一类的书了,要不他怎啥也知道。


    图片


    哪几年村子里的人很多也很热闹,大人们抱着树枝或胡麻柴,拿着几根大麻炮去迎喜神。小孩们穿着新衣服,兜里装着好吃的,拿着小鞭炮,嬉闹着向村外走去。有生病的、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被搀扶出来,那会儿的人都很单纯,他们都说:“迎完喜神病人很快就会好起来”。人们都把自家的牲口的也赶出来迎喜神了,他们把马,驴的鬃毛上都拴上花花绿绿的布条。连牛角角上也都拴上了。增添了节日的气氛。然后大伙把带出来的柴火点着了,就开始放炮。人们都开心地互相拜年,说笑着,幸福感溢于言表。孩子们在旺火边跑来跑来,嬉笑着打闹着,好不开心啊!我记得村里有个小男孩,拣起别人刚放完的大炮装进裤兜里,可刚过了不大会儿炮就爆炸了。他当时穿的棉衣服挺厚的,腿倒没事儿。可父母好不容易给做的新褂子新裤子被炸了出了挺大个洞,男孩吓得“哇哇”大哭。可这些没有同情心的大人们却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。等到炮也放完了,柴火也烧完了,迎喜神这个仪式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也结束了。


    图片

    后生们三五成群地去找地方打扑克或押宝去了,女人们和老奶奶们聚在一起摸纸牌,一次也就几分钱的输赢。别看她们平时关系很好,可在钱场子上会因为二分钱吵得脸红脖子粗,看见她们这样挺失笑的。我最喜欢看姥爷他们一伙人玩抓猴猴了,只见他们准备一只大扒碗,其中一人手里抓着三个色子,然后使劲往碗里一放,也不能用劲太大了,要是用力过猛,色子掉碗外头就算输了。他们是数点了,谁的点数大谁就赢了。轮到谁抓的时侯,这人边抓边口中念道:“四五六,豹子。四五六,豹子”,而其它人会在旁边起哄,大声喊“一二猴,一二猴。”。旁观的人有时看到谁的手气不好,老抓一猴、二猴。嘴里骂着:“球也拦不成”,恨不得上去一把他拉下来,自己上去抓去。感觉自已上去肯定能抓个豹子或四五六。不大一会儿,看的人也都参与进来了。人们挤得汗流满面,喊声能把房顶掀翻了。当时的场面十分红火热闹。


    现在的人们吃的,穿的、用的都是现成的,随时都可以买到。过年也不像过去哪么累了。姥爷姥姥他们那代人过得真不容易,每年过年得整整忙一个腊月。那时我们还小,每天憨吃楞害的,也不懂得心疼大人们。现在想要好好孝顺他们,可是没机会了。如今我们虽然住的好,吃的也好。可是却没有那个年味了,好怀念儿时的过年的场景啊!



    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    投稿微信:nmrwsd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